通济街道打造“敲门医生”居家养老服务品牌
为满足老年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解决老人就医行动不便、医院问诊排队等候等现实问题,通济街道创新开展“敲门医生”居家养老服务行动,依托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敲门医生”志愿服务队,通过对辖区内高龄老人入户随访、健康义诊,让其在家就能享受到免费体检、保健、健康咨询等基本服务,打造起“敲门医生”服务品牌,营造了“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良好社会氛围。典型经验被《人民日报》《China Daily (中国日报)》宣传推广。
搭建平台,夯实服务基础。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服务内涵,开辟专门空间增设“敲门医生”志愿服务平台,重点打造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宝龙、马山新城、龙湾头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所三站”示范点为引领的36处服务阵地。以此为依托,组织辖区居民、聘请专业医师、吸纳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先后组建“敲门医生”志愿服务团队79支,志愿者280余人,根据就近原则,定期组织开展入户随访、健康义诊活动。同时,持续延伸服务触角,在“敲门医生”基础上,推出“敲门摄影”“敲门援助”“敲门助老”“敲门宣讲”“敲门走访”等五项服务,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服务理念,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化“为老”服务体系。
明确标准,提升服务质效。出台《“敲门医生”为老志愿服务实施方案》,明确“敲门医生”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首先是上门提供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糖血压、心肺听诊等基础医疗项目服务;其次是依据老人身体状况,详细了解老人过往病史、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行科学用药、生活饮食及护理指导;再是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记录,对老人身体状况动态管理,及时有效预防和降低疾病发生,并为后续就医提供基础诊疗依据,实现了志愿服务和专业医疗的有效衔接。截至目前,“敲门医生”已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健康义诊、居家服务10万余次,受益老人每月达2000余人次,共为2300余名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
闭环管理,强化服务保障。围绕保障“敲门医生”志愿服务落地落实,探索建立“老年群众-社区网格-敲门医生-社区党委”四方联动机制,以“工作闭环”促“良性循环”:老年群众家属先向社区网格员提出保健需求,社区网格及时“派单”给志愿服务团队,志愿服务团队第一时间研判“接单”、及时提供上门服务,服务结束后由社区党委回访,群众可对服务效果进行“评单”。整个环节由社区党委全程跟进,配套建立考评奖励机制,实行项目化管理,定人定责定时限,将群众“评单”结果作为后续表彰、嘉许的依据,有效保障了“敲门医生”服务质效,进一步改善和提升了辖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