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路同心 合力征途 】致敬潮海街道青年突击队
近日,即墨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严格落实上级部署和疫情防控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公路跨省运输入即返即疫情防控工作,形成工作闭环。并实施落实查验措施、进行货物闭环接驳、加强异常人员管控、强化驾乘人员管理以及夯实企业主体责任五项举措。
街道闻令而动、听令出征,抽调13名年轻党员干部,快速组建青年突击队。连日来,13名队员3班轮替,每个班24小时无间断值守,按照“严格防护、周密运转、依法分流、理性沟通”原则,对省外入即返即人员有序转运、全程引导、精准流调。突击队不分日夜,连续作战,往返奔波,无怨无悔,用青春力量彰显“先锋”作用,用实际行动展现担当和作为。
街道工作人员朱刚是一名转业军人,3月4日青岛本地疫情突发以来,他就奋战在一线,“虽然我们已经退役,但还要保持军人本色,在需要的时候就要上!”在收到转运命令时,他毫不犹豫主动出列,请缨上阵,冲锋在前,挑起了转运突击队的大梁。这次转运任务,他负责调度,每天要认真接听上级指挥部电话指令,详细记录每次入即返即车辆和人员信息,把信息派发至突击队每个小组,最后再做好工作跟踪反馈。他和大家往往每天工作到半夜才能休息,有时接送密接人员、入即车辆和驾乘人员,一整夜不休息是常事。他说,“特殊时期,要有特殊担当,我们不去最危险的地方,谁去?”“在街道指挥部部署号令下,张明、田洪蛟、杨森、于京宝、张康康、贾奥博、丰金山、张林、陆宇斌、徐栋,刘建明,于骁等13名党员和青年骨干主动请缨组建队伍,迅速集结到位,奔赴转运一线。
张明、田洪蛟、杨森三位同志分别担任小组长,“转运队24小时不间断执行转运任务,每天转运任务量无法预估,各种突发情况层出不穷。”张明说,“刚开始,被转运人员对转运不理解、不支持,有抵触情绪,队员们除了要完成转运任务,还要安抚他们的情绪,劝慰患者家属,根据转运要求,从不同的地方将重点人员转运出来。”
突击队既要接送密接人员,又要引导护送入即车辆和驾乘人员,还要全程参与货物闭环接驳,如果这几样任务挤到一起,任务就会很艰巨,人员就会特别劳累。特别是接送密接人员,队员还要穿防护服全副武装,防护服不透气,里面的衣物经常被汗水浸透,下车后风一吹冷得瑟瑟发抖。
“每天的任务都很艰巨,有时候一天内刚接完密接人员,又要到高速路口接送车辆,往往24小时不休息,但没有人说苦和累,靠在座位上休息一会再接着战斗。想到可以在抗疫一线完成最重要的任务,也值得!”田洪蛟说。
转运队分成3个小组,遇到哪个组有变化,其他队员主动补位。有一天,转运任务特别重,一组的队员出去后一直没回来,其他小组队员就会自觉赶到现场,接过余下的任务。临时有任务需要增援,会在转运队微信群里发布,正在轮休的队员争着“抢单”。“大家都是战友,相互支撑是最起码的。”杨森说。
4月8日晚上12点,突击队接到了区指挥部转运隔离人员指令,需要将83名人员转运至区集中隔离点,由于人员分布较为分散,点多面广,光路上就要花费几个小时,而且被转运人员个人情况实时会有变化,为确保短时间、高效率让转运者有序顺心安心入驻,突击队员科学研判区域居住与交通特点,采取街村联动快速定人定位,精准测算时间,准确行车路径。每个突击队员既是转运现场的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他们按照各自分工,来到了各个点位集结隔离人员,保障隔离人员一人一车踏上了转运的行程。从晚上12点接到通知,至次日晚上8点,星夜兼程20个小时,将83名隔离人员全部有序接至隔离点。这期间,他们除了要完成高强度的任务,还不能吃不能喝,连水都没法喝上一口,“不能喝,喝了也没法上厕所,必须坚持。”杨森坦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