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蜡烛映出喜庆中国年 即墨段泊岚镇传统老手艺制蜡人热闹忙年
在胶东农村地区,每逢春节或是结婚的喜庆日子,人们都要摆上一对红彤彤的烫金大红蜡烛,寓意着喜庆幸福的美好生活。每年到了10月份,也是即墨区段泊岚镇西大于庄村制蜡艺人王际昌最忙碌的季节,春节前三个月的时间里,他的蜡烛作坊能手工做出100余吨蜡烛,畅销于临沂、济南、潍坊、泰安等省内地区。
传统老手工制蜡40余年
“咱们家做的蜡烛质量好,价格也比较实惠,所以销量非常好。”1月28日,看着准备发给客户的一车车蜡烛,即墨区段泊岚镇西大于庄村制蜡艺人王际昌笑得合不拢嘴。从十几岁就跟着父亲学习做蜡烛,今年57岁的王际昌已经做了40多年蜡烛,对于蜡烛的制作工艺他早已了然于心。记者获悉,制蜡看似简单,但是却要经过化蜡、加色、塑形、冷却、烫金、滚膜、包装等10余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每道工序都至关重要,否则就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蜡烛制作中,加色也是一个很关键的步骤,要掌握好适宜的色度,精确控制石蜡和染料的比例。“把料放到锅里以后,要加热到100度,要不停的观察,沫到桃红色是最好的。”王际昌说,没有别的方法,全靠几十年制蜡经验的积累,才能熟练掌握这个度。
蜡烛受欢迎,带动村民腰包鼓起来
据悉,制作好一支蜡烛,根据大小需要40分钟到2个小时不等,一天可以生产一吨。根据模具的不同和市场的需求,王际昌制作的蜡烛品种目前已经达到20余个品种。“你看这是香薰蜡烛,我们选用最好的原料,精油都是国外进口,只为达到最好的品质效果。”王际昌告诉记者,市场在变化,作为制蜡老手艺人,他也不能墨守成规,而要努力学习,适应市场的发展和需求,才能把蜡烛事业做得越来越红火。
王际昌的蜡烛做得很红火,也带动了周边村庄村民的收入。工人许启发在王际昌的作坊已经工作9年了,平时忙家里农活,年底不忙的时候就来做蜡,三个月的时间,大概能挣到9000多块钱。“在家闲着也没事,挣点零花钱正好也可以贴补家用。”许启发笑着说道。
正申请非遗传承老手艺
“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村村民大部分都做蜡烛,每年出了正月就开始干活,一直忙到麦收,接着再从8月份干到年底。”王际昌说有一年他们家光是纳税就有3万多元,在那个年代,这笔钱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可谓是一笔“天文数字”,由此也见证了“蜡烛村”曾经的辉煌历史。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1988年之后,村里大部分制蜡人都放弃了这项老手艺。
经历过辉煌,也走过低谷,但是王际昌一直在默默坚守着,凭着骨子里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和对蜡烛老手艺的那份情怀,他也终于迎来了曙光,蜡烛生意一年比一年好。“每天凌晨3点准时起来化蜡,一次是两锅600斤,需要2个多小时,化好以后工人来直接就可以干活,节省了很多时间。”虽然制蜡手艺很是辛苦,但是王际昌对于未来却是信心满满,“政府正在帮我申请非遗,做了几十年蜡烛,也是心里一份割舍不下的情怀,只要市场有需求,我就要把这份制蜡的老手艺一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