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通济新经济区:创科技文化新区 建宜居幸福新城
金秋时节,走进即墨区通济新经济区,一幅产业兴旺、村庄秀美的壮美画卷徐徐铺展开来。物流中心,一批批货物正被打包运送;科技园区,一个个科技新品正被研发制造;社区村庄,一条条马路正被整修开拓……2020年,即墨区通济新经济区按照青岛市“学深圳、赶深圳”“发起15个攻势”系列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即墨区委、区政府“五大重点突破”“园区建设突破年”等要求,聚力推动投资促进和项目建设、新旧动能转换、民生保障等工作,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双重考验下,不断实现新发展、新跨越。
聚焦“双招双引”,带动产业发展
通过不断集聚和培育高端要素,通济新经济区把握龙头项目、产业链配套项目、平台载体支撑三个关键,积极促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加快推进三菱重工海尔空调高落差实验车间、海尔日日顺物流智能仓储、中科食谷产业园、中通物流中心、海尔净水智慧互联产业等项目建设,机械制造、商贸物流等传统优势产业加速结构优化提档升级。
围绕即墨区重点培育发展领域,着力推进重点招商、优化产业布局、促进项目聚集,重点引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高端产业,一手升级传统产业,一手引进高精尖项目,努力打造具有通济新区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通济新区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辖区注册工商企业15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43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即墨区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0个、工程研究中心10个、工业设计中心3个;专精特新产品11个、示范企业5家、隐形冠军1家,瞪羚企业1家,招商引资硕果累累。
为确保“双招双引”成果加快落地,通济新区加快与青岛城投、即墨城投、山东水发等投资平台合作,深入推进闲置低效用地盘活和新型产业园区建设,推动项目尽快形成实物投资量和现实生产力,盘活旧有园区闲置低效用地和厂房285亩,进行项目开发、产业升级,实现土地利用提质增效。在提升承载能力的基础上,锁定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新产业,加快推进“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发展,年内在建重点项目11个,在谈重点项目6个。
致力产业转型,推动科技创新
在通济新区,影创科技智能眼镜、创新奇智创新工场、数字鹰无人机、第八区影视基地、进化者大型智能机器人5大重点项目,已初步绘就人工智能产业新蓝图。影创科技即墨项目启动后,将通过建立完整的混合现实产业链条,使MR设备量产成为常态,为混合现实MR产业的发展带来创新动能和源动力,并将推动即墨成为世界混合现实技术和产业之都。
同时,通济新区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线,立足区域实际和产业定位,实施智能制造融合发展工程。其中,“JIMO”混合现实眼镜、进化者机器人、数字鹰无人机等尖端科技项目,加快了制造业与工业互联网、新一代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构建起智能制造“产业方阵”。
在这个产业转型的攻坚时期,通济新区把产业布局科技创新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吹响了建设科技新区的号角,升级大先进制造业的基盘,加快互联网工业发展,实现优势产业高端化,高精尖优势新兴产业不断“繁衍”,将产业链向高端高质高效延伸。
落实民生工程,增进民生福祉
在招商引资如火如荼、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同时,即墨通济新区还致力于优环境、惠民生,让民生工程项目在新区落地生根。加速推进阎家岭、东元庄等村庄旧村改造项目建设,转变旧改思路,坚持把速度和质量贯穿全过程各环节,探索城市更新新路径。其中,在阎家岭村拆迁改造中,仅用13天就实现全部签约、22天全面完成腾房及拆除,创造了旧村改造的“阎家岭速度”,青岛市棚户区改造现场会在阎家岭村召开,拆迁经验在全市推广。
城市路域环境作为城市市容市貌的载体,是提升城市形象的有力抓手。其中,天山一路综合整治工程,由原4车道扩建至双向8车道,全长约6Km,规划为城市主干道。其作为即墨区规划"六纵"干线性主干路之一,是承担商贸城组团、通济新区与城阳区的交通出行的主动脉,承担即墨城区西部和城阳区之间的快速交通联系,目前已全线通车。正在进行道路画线及两侧绿化景观提升;城马路,整修完工已全线通车,后续计划打造成集吃喝、购物、游玩于一体的特色商业文化街;济和路,8月份实施大修,同时配套雨污水管网及绿化工程,预计11月份完工。同时,加快推进村庄道路综合整修,硬化各村庄村内道路,方便村民出行。
此外,通济新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实施墨龙河、西流峰河截污提升工程,新建污水管道管渠1470米,河道清淤5.1公里,整治排污口3处,并种植雪松、水杉等进行景观绿化,优化河道环境,打造生态走廊。
与时俱进开新篇,乘势而上再出发。从净美畅亮的交通干道,到宽敞整洁的村庄街巷;从科技创新的高端产业,到大气磅礴的智慧园区……一个个高新产业纷至沓来,一项项民生工程日臻完善,为即墨通济新区未来发展增添了强有力的后劲,一座高端集聚、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新城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