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贴回复
返回列表1

查看:251     * 贴子主题:青岛,九大“国棉”厂今何在?

靓妹:知否



积分:3373
注册:2019-03-14
沟通:
Post By:2024/10/22 9:34:07
青岛纺织,曾经是青岛人的骄傲。

鼎盛时期的九大国棉纱厂,代表着青岛纺织业的辉煌。

斗转星移,如今,这九个企业命运若何?现归何处?

01
九大纱厂的前世今生

青岛纺织工业源起1902年,经历过德、日建厂,伴随着民族工业的艰难竞争,至建国后达到顶峰。

1902年,德国人在沧口设立德华缫丝厂。

[img]/tp/2024/1022/0932304537.jpg[/img]

1913年,周学𤋮收购德华缫丝厂,建立华新纱厂,这是青岛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民族企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占领青岛,开始大批兴建日资棉纱厂。

1918年至1936年,18年间,先后建立了内外棉、大康、宝来、富士、隆兴、钟渊、丰田、同兴八个纱厂。

这些工厂,沿青岛四流路和胶济铁路从南向北展开。

这八个日资纱厂,加上周学𤋮的华新纱厂,便是青岛九大国营棉纱厂的前身。

抗战爆发后,1937年12月18日,沈鸿烈从青岛撤离前,炸毁了日本人在青岛的所有工厂。

日本二次占据青岛后,第一时间恢复了上述8个日资纱厂。

抗战胜利,国民政府入城接收日资八大纱厂,接收单位是中国纺织公司青岛分公司。

这里有一个知识点,细心的会发现,后来的九大纱厂,既不是按建厂时间排序,也不是按企业规模划分,实际上,后来的1-8厂,是按照这次接收时间排下来的。而建厂最早的华新纱厂是民族企业,不存在接收问题。

这八大纱厂改名为中纺青岛1-8纺织厂,与原厂是这样对应的:

一厂-大康纱厂;二厂-内外棉纱厂;
三厂-隆兴纱厂;四厂-丰田纱厂;
五厂-上海纱厂;六厂-钟渊纱厂(又叫公大纱厂);
七厂-富士纱厂;八厂-同兴纱厂。

建国后,这八大厂依次改名为国营青岛第一至八纺织厂。

九厂的发展比较曲折,青岛沦陷后,日本宝来纱厂强行收购华新纱厂。

日本投降后,由青岛分公司接收,不久由华新纱厂周志俊赎回,青岛解放后,交给国家,1967年改为国棉九厂。
02
九大纱厂有多厉害?
九大国棉纱厂是青岛纺织业的支柱,鼎盛时期的九大纱厂,无论是企业贡献、职工地位还是各种福利,都在青岛首屈一指。

“上青天”宣示着青岛的荣耀。建国后,八大纱厂相继改名为国有企业,九大企业的员工,是十分令人羡慕的,国棉X厂的!说起来腰杆都绷直。

[color=#8062C2]企业规模大[/color]

请看对国棉一厂的描绘:每日里上千辆纺织工人的自行车流从海岸路穿流而过,上万平米的厂区、分万纱锭的纺织机、上千台织布机24小时轰响运转……

国棉二厂职工5094人;国棉三厂曾有职工3688人;国棉四厂曾拥有12000多亩地的厂区;而国棉六厂,曾经有上万名职工。

[color=#8062C2]为国贡献大[/color]

据资料显示,截止1994年底,青岛纺织为国家累计创造产值近960亿元,上交利税100亿元。

[color=#8062C2]职工福利好[/color]

再到幼儿园、小学、饭店、旅馆等,非常齐全,甚至还有银行和医院等服务设施。

篮球场、俱乐部、澡堂、食堂、大礼堂、幼儿园、学校、医院,一应俱全,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宿舍楼,宿舍区配备有理发店、澡堂子、商店、菜店、粮店、煤店、农贸市场,

[color=#8062C2]涌现出一大批英模人物[/color]

1951年,青岛国棉六厂纺织女工郝 建秀摸索出改进纺织技术的“细纱工作法”,后被命名为“郝 建秀工作法”,在全国纺织行业推广。郝 建秀也因此成为产业工人时代精神的代表。

[img]/tp/2024/1022/0932446543.jpg[/img]

随之由王家祥、王集凯等人为代表的“织布经验”“保全经验”提炼而成的“五一织布工作法”和“五三保全工作法”推出。

三大工作法成为青岛纺织工人的智慧结晶。

[color=#8062C2]援建全国[/color]

青岛纺织业更厉害的一点,是对全国各地的援建。据统计,整个纺织系统在全国援建15个企业,其中,国棉一厂1967年援建枣庄棉纺织厂;二厂1967年援建平阴棉纺织厂;三厂1964年援建临清棉纺织厂;四厂1966年援建惠民棉纺织厂;五厂1966年援建诸城棉纺织厂;1970年六厂援建蒙阴棉纺织厂;1966年七厂援建济宁棉纺织厂 ;1967年八厂援建临沂棉纺织厂;1966年九厂援建菏泽棉纺织厂。

这种援助是完全无私的,不但是财力上的支持,而且调动了大批骨干包括领导、管理人员、技术骨干,据不完全统计,九个厂共援建资金近2000万元,有1558人义无反顾地离开美丽的青岛,到艰苦的地方安家落户。

时光荏苒,近60年过去,当年参加三线建设的青岛纺织人,除少数人调回青岛或退休后返回青岛外,大多在当地扎了根,有的已经永远长眠在异乡。

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   
[b]03[/b]
都去哪儿了?

经历过上世纪末的压锭减产后,青岛纺织业日渐萎缩,九个大厂逐渐淡出。或者改制、或者转型、或者破产,辉煌不再。

九个国棉厂的老厂区,最幸运的是五厂和六厂。

[img]/tp/2024/1022/0933013553.jpg[/img]

国棉五厂老厂区变身“纺织谷”,老厂房成了青岛纺织博物馆。老厂园区保留了最初的历史风貌:青岛现存最早的铁路专线桥,覆盖着爬墙虎的工业水塔高高耸立,体现青岛工业1.0印记的空调、消防设施等。

如今的纺织谷,已经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

2010年3月,铁路青岛北客站破土动工,国棉六厂等19家企业搬迁。2012年4月,六厂完成搬迁,遗留下的工业建筑遗迹得到保护性开发。2013年,这处老厂区改造成为“青岛国棉6虚拟现实产业园”并正式对外开放。

其他七个老厂区状况不一。

国棉三厂、国棉四厂、国棉七厂、国棉八厂老厂区被拆除,建起了居民小区。

国棉三厂2002年裁定破产,2006年开发成兴隆家园。颠倒过来的隆兴,或许是为了往昔的记忆?

2013年底,国棉四厂在搬腾到青纺联后,12000多亩地的厂房进行了重新改建,不久建成为一个城市高端综合体项目。

国棉七厂1982年改名为“青岛第二毛纺织厂”。2007年,在厂址建成翠海依居住宅小区。

国棉八厂原址上现在已建成远东海岸华府,一个大型滨海居住区。

国棉一厂、二厂老厂区局部被保留,大部分地块变成了住宅。

[img]/tp/2024/1022/0933150557.jpg[/img]

2007年,青岛纺联集团下属公司联城置业出手7.58亿元拿下海岸路2号部分地块,国棉一厂不久变身住宅小区。国棉一厂的大门尚存,留有一栋日式风格的行政办公楼和一排旧库房等被列为青岛首批工业遗产。

国棉二厂原址兴建起中海蓝庭。2023年2月市北区档案馆国棉二厂史料馆在青岛国棉二厂旧址揭牌。

国棉九厂老厂区后挂上了华新工业园的牌子,厂房和仓库全部用于出租?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1
Powered by ShuzirenCms © 2003-2024 Shuzir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0102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