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By:2018/9/11 9:35:22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谈论中国哲学?
一直以来有人质疑,中国有哲学吗?有人说中国没有哲学,这是文化自信丧失的一种表现。如今文化自信的丧失,已经方方面面伤害了我们。而只有那些有坚定文化自信的人,才能真正向别人学习。
我们的文明品格一直没有变化,数千年如一日就在这个版图上,我们说着当年的语言,用着当年的文字,讲着当年的经典。真正的经典没有死,是活在我们的语言、活在我们的精神当中的。
8月27日,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杨立华走进即墨古城大讲堂,做了题为“孔子与老子:中国哲学的精神”的演讲。
杨立华用一句话做了总结:“中国哲学,是以孔子为基础、以老子为补充的哲学。”
“我们的文明是把劳动和创造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这个文明最根基性的东西,也是我们这个国家能够在过去几十年里就到达这样高度的原因。这个精神,源自于对世界、对人生最根本问题的真实而深刻的认识。”
讲座对中国最基础的两个哲学体系进行了深刻而具体的解读,从未中断过的中华文明以及融于骨血之中的民族精神,历历可见。
[size=4][color=#333333][img]/t019e51da49504d4999.webp[/img][/color][/size][size=4][color=#333333]▲8月27日,杨立华在即墨古城大讲堂开讲[/color][/size] 今天给大家讲中国最基础的两个哲学体系--《老子》和孔子。二者所开辟的哲学有什么不同?这两个哲学体系如何成为中国文明的哲学基础?
[b]真正的古典,活在你的语言、精神当中[/b]
一直以来,有人质疑中国有哲学吗?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人人云亦云地问,中国有哲学吗?他们炫耀自己烂俗的知识:哲学一词来自古希腊,是“爱智慧”的意思;中文的哲学一词是从日文翻译过来的。
如果说中国没有古希腊形态的哲学,也由得你。但是说中国没有哲学,就太荒唐了,这属于文化自信丧失的一种表现。
今天中国的文化自信素养的丧失,已经方方面面伤害了我们,甚至伤害了我们的表情。今天大街上不少人目光游移、神色恍惚,原因在于没有坚定的自信。过去一百年来,我们总是强调跟别人学习,但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怎么可能学到任何有意义的东西?我们自己的自我都没有确立,请问你学什么?只有真正有坚定的文化自信的人,才能真正向别人学习。
有人说中国文明宗教性不强,这点我赞同。早在西周初年,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在中国就已经塑造成形,中国文明是高度理性化的。所以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总体上是实用主义宗教,我认为实用主义宗教是最健康的。什么叫实用主义宗教?灵就拜,不灵就不拜。不灵还拜,不是迷信吗?哲学是关于世界、人生最根本问题的思考,如果说我们没有这种思考,宗教意识不发达,这样一个源远流长的悠久文明,是怎么数千年如一日延续下来的?
中国文明自发生以来,是从未中断过的文明,甚至是唯一一个从未中断过的文明。我们的文明品格没有变化,数千年如一日就在这个版图上,我们说着当年的语言,用着当年的文字,讲着当年的经典。两千多年过去了,真正的古典没有死,是活在你的语言、活在你的精神当中的。
如果以后再有人说中国没有哲学,我建议你就做一件事,默默把《老子》拿出来摆在他面前,一句话都不用讲。在座诸位如果家里没有四种书,回去面壁。哪四种?《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这四种书,可以不看,不能没有。读不读,是能力和时间的问题,有没有就是基本品位的问题,这些书都是辟邪的,连这书都没有,家里怎么镇得住呢?
[b]老子与《老子》的区别[/b]
先来讲《老子》的哲学,用书名号,意味着我讲的不是老子这个人的哲学。我们不能随便讲“老子”这个人的哲学,因为老子跟《老子》这本书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理解不同。很多人认为老子留下了《老子》五千言完整版,但目前主流学术界是不认同这种说法的。
[size=4][color=#333333][img]/t01eb1ae6d92d264e74.webp[/img][/color][/size][size=4][color=#333333]▲《老子》马王堆帛书甲本(左)《老子》马王堆帛书乙本(右)(图片源自网络)[/color][/size] 在过去一百年,老子其人在学术界是有相当大的争议,甚至连老子这个人是否真实存在都是有争议的。钱穆先生就认为没有老子这个人,当然主流学术界不接受钱穆先生这种极端的看法,还是认为历史上有老子这个人。关于老子,目前只有两件事情是确定无疑的:第一,老子曾做过“周守藏史”,什么官?有的人说是图书馆馆长,这个说法不恰当,更确切的应该是国家档案馆馆长,掌管古代官方档案。第二,老子曾经跟孔子见过面,并且讨论过问题。关于老子生平能够确定的就是这两件事情,其它都是传说。
老子的生活年代,要跟孔子相参照。先秦时期的哲学家,生卒年最确定的、有明确记载的只有孔子。所以我们要了解先秦时期的哲学家和他们的生活时代,都是以孔子的生活时代为参照。按照老子跟孔子之间的交往,可大概推测,老子比孔子年辈要高,比孔子大二三十岁,所以老子出生的时间约为公元前580年至公元前570年。即使按照老子活一百岁算,老子的去世时间不会晚于公元前470年。而《老子》五千言完整版出现得很晚,我的推测是不早于公元前300年。如果再往上勉强推,无论如何也早不于公元前350年。《老子》的成书有时间上限,一定晚于《论语》,一定晚于前期墨家的时代。综上,老子不可能写五千言完整版的《老子》,所以今天有学养的、严格意义上的说法,只能讲《老子》这本书里面呈现给我们的哲学。书里包不包含老子本人的思考?我们认为是包含的,但不确定哪个部分是老子本人的哲学。
[b]《老子》马王堆帛书[/b]
过去半个世纪,有几次非常重要的考古挖掘。其中一次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的3号汉墓出土了大量帛书。中国古代书籍的介质,最典型的是竹木简。绢帛比竹木简更方便,但成本比竹木简高得多,书写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竹木简的使用比例比绢帛高得多。
马王堆出土了大量帛书,比如完整的《周易》,其顺序、内容跟传世本是不一样的,如挖掘出失传已久的帛书《五行》篇,使子思和孟子的传承关系变成了实证。当然,最重要的是挖掘出两种完整的《老子》抄本,一种是马王堆甲本,一种是马王堆乙本,都是非常重要的、所见年代非常早的《老子》抄本。其中,马王堆甲本是迄今为止所见年代最早的《老子》抄本。甲本确定无疑是汉以前的抄本,因为它不避汉高祖刘邦的讳。古代帝王的名字是不能在书籍上出现的,古代典籍在抄写过程中,比如为了避汉高祖的讳,“邦”就抄为“国”字。而在马王堆甲本里,“国”字都作“邦”字。最着名的是“治大国若烹小鲜”,在马王堆甲本里写为“治大邦若烹小鲜”。
马王堆乙本要比甲本的所见年代晚,但是也很宝贵,马王堆乙本抄写年代比较确定,是汉高祖以后、汉文帝之前的抄本,因为它避刘邦的讳、不避刘恒的讳。传世本《老子》第一句话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马王堆乙本里这句话写作“道可道,非恒道”。“常”字是因为避刘恒的讳而改的,所以今天的传世本这个字是被改过的。
马王堆甲乙本都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也就是说传世本的《老子》第38章是马王堆甲乙本的第1章。“道德经”之名是源于《老子》上下经的顺序,所以马王堆甲乙本的《老子》不能称之为“道德经”,而应该称之为“德道经”。
[b]《老子》开创前所未有、与众不同的写作方式[/b]
《老子》完整本约5300字,取其整数,称之为《老子》五千言。《老子》成书比《论语》要晚,比《墨子》早期的部分要晚,甚至晚于《庄子》七篇,这是钱穆先生终生不疑的判断。
我认为五千言规模的《老子》出现得比较晚,《老子》的成书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老子》这本书是没有来历的书,写法上是完全的创新。像《论语》《墨子》《庄子》的写法,之前都能找到先例。而《老子》是前所未有、与众不同的,为什么?
第一,《老子》通篇无对话。早期古人表达哲学思想的时候,多以对话的形态来表达思想,所以很多哲学表达是着述的,但是《老子》通篇是论述。
第二,《老子》各章是有押韵的。
第三,《老子》这本书是高度体系化和结构化的,各章都有严密的结构。所以读《老子》,一定注意是空间化阅读概念,仅仅按照文本的先后顺序,依着时间的展开来读是读不懂的。
第四,概念上的伟大创造。《老子》发明了非常多之前没有的概念,比如“无”的概念、“玄”的概念,这些概念都是《老子》的创造和发明。在语言上,这是非常伟大的创造。在这个意义上,说明了《老子》这本书的重要性。
[b]《老子》超越哲学的语言困境[/b]
《老子》传世本的体系化的核心,《老子》思想、哲学中最关键的部分是《老子》的第一章。它是高度体系化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非常清晰地指向了哲学的语言困境的问题。
哲学离不开语言,离不开文字概念,离开了语言、文字概念,就不是哲学。语言是我们获得公共性和普遍性最重要的渠道和方式。以“颜色”为例,你能证明你眼中的红色跟我眼中的红色是一个红色吗?没有办法证明。其实我们想传达的是色差,我告诉你的是我眼中这个颜色跟我眼中的绿色不同,而你眼中的这个颜色跟你眼中的绿色也不同,我们只能共同认可一件事情“这事儿不同”,但是这个颜色在我眼中呈现的和在你眼中呈现的是不是一个样子,没有办法验证。
哲学必须用语言和概念来表达,但是语言和概念在表达终极问题时,有它的局限性。比如用一个概念去界定一个真正的无限者的时候,我们说这个东西是无限的,请问用“无限”这个词,是不是构成了对这个东西的限定?词好像一张网,我们捕捉最终极的、一切万物之根源的道,你捕到的时候就已经不是了。
再举一个例子,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也是我认为到目前为止,最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海德格尔。他于1976年去世,他去世以后的四十多年没有再出现真正的哲学家,所以世界迷茫到今天这个样子。无论东方、西方都在迷茫,谁也不知道人类文明应该怎么走,谁也不知道美好的生活是什么样子,这就是因为哲学的缺席。
海德格尔最出名的哲学着作是《存在与时间》,西方哲学家关于“存在(being)”的英文翻译一直有争议,因为它有“存在”的意思,还有“是”的意思。海德格尔提出的贯穿始终的问题就是“存在是什么”,把它翻译成“存在,是什么” 的时候,这个问题还成立。但是“存在(being)”,有“是”的意思,于是这个问题就变成了“是,是什么?”问到这个问题,语言的边界就出来了。如果你不知道“是”是什么,你怎么能问得出“是,是什么”,如果你已经知道“是” 是什么,你就不会问“是,是什么”。
《老子》明确指出了哲学有语言困境之后,进一步用自己结构化的写作方式超越了这个困境。当用单一的概念无法表达终极存在时,把它放入一个体系和结构当中,就能对终极存在实现有洞见的理解。
[size=4][color=#333333][img]/t015caccf4f86a79fd2.webp[/img][/color][/size][size=4][color=#333333]▲《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可以不看,不能没有。读不读,是能力和时间的问题,有没有就是基本品位的问题(图 / 孙梦)[/color][/size] [b]无欲与有欲[/b]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从无名到无欲,是“无”的序列;从有名到有欲,是“有”的序列。在这一章里面,“无”的序列对“有”的序列,哲学的根本问题得到了理解和表达。
但是这两句话都有表达问题,“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能不能表达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完全可以,第一种读法“无名”是名词,第二种读法“名”是动词。但可以证明的正确读法,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争议更大的是这句“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北宋王安石认为这种读法不对,应该读成“常有,欲以观其徼”,他认为“常有欲”的概念不符合《老子》清净无为的思想。所以北宋以后近千年的时间,主流的读法是“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通过整理马王堆甲乙本,发现在“欲”后面都加了一个“也”字,写作“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徼”。但是马王堆甲乙本公布以后,很多人仍然坚持以前的读法,觉得老子是清静无为的,怎么能讲“常有欲”。但是老子是让我们“常无欲”“常有欲”吗?这句话怎么正确理解?最重要的是“观”,“无欲”和“有欲”是观的两种状态,换句话说,最关键的是无欲观哪个方面,有欲观哪个方面。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妙”对应“无名,天地之始”中的“始”;“徼”对应“有名,万物之母”中的“母”。“妙”指生的意思,是让我们以无欲观物之生。“徼”指的是完成,是让我们用有欲观器之成。所以《老子》第一章核心的理念是,“以无欲观物之生,用有欲观器之成”。
举个例子,过去的豆浆,盖子还没有打开,满屋都是豆浆的香气。今天的豆浆,也能叫豆浆吗?因为没有“无欲以观”,任何事物都有它自然生长发展的节奏,一旦用“有欲”的态度去对待它,其结果必然干扰它自然生长和发展的节奏,所以一定要“无欲以观”。当然这个世界谁也没有吃亏、谁也没有占便宜。你提供“有欲以观”的大米,别人就还给你“有欲以观”的猪肉,于是处处都是“有欲以观”的东西。
再举个例子,今天教育最败坏的地方在于,居然所有人都在批评中国教育。很多没有教育经验的人,提出了各种各样人造的、假的教育理念,这些人为的、刻意造出来的教育理念,破坏了教育自然的节奏。
今天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亲子关系是人造的,不是自然的。我们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水平,赶不上我们的父辈,我们的父辈没有在教育上花那么多时间,他们用极自然的传统,用数千年积累下来的教育经验,自然而然教育出来的孩子就很好。
比如我们都说不应该随便跟孩子发脾气,这个话总体是对的,但是也别太过了。如果你的情绪不好,孩子惹了你,你发作也就发作了。孩子小的时候,是你鼎盛时期,也是你身体最健康的时期。如果在此时发作孩子一下,他都接受不了,你能指望到你老了一身毛病的时候,孩子去容忍你吗?一旦明白这些,就知道中国传统的教育才是真正好的教育,是真正的“以无欲观”。
[b]生与成[/b]
《老子》的核心是生跟成的问题。
生是怎么来的?《老子》提出了“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什么叫“有”?比如我手里的麦克风,这个是“有”。为什么是“有”?因为它是有限的,是有属性的。颜色、温度、质量、形状、硬度等,这些东西构成了它的属性。以颜色为例,“这个麦克风是黑色的”,这是有限的肯定。但是,我只要说出它是黑色的,是不是就等于同时说出了一个“不是”的系列,等于说它不是红的、不是蓝的、不是绿的、不是白的……我说“它是”,同时意味着说出了一个无限多的“不是”的系列。有限肯定的同时,就是无限否定。再进一步,有限肯定来源于无限否定。也就是说,任何属性都是来源于无限否定。
这个无限的否定是多还是一?能不能说颜色来源于颜色的无限否定,硬度来源于硬度的无限否定,温度来源于温度的无限否定,能不能这样讲?不能。往前再推一步就会发现,没有多只有一,为什么?如果具体的颜色,比如黑色,来源于颜色的无限否定,那颜色的无限否定里面,包不包含肯定性内容?有一个颜色是肯定性内容。这个肯定性内容,一定来源于更根本的无限否定,所以推两步就会发现,所有具体属性都来源于那个统一的、唯一的根本性无限否定。这个无限的否定里,不能包含任何肯定性内容,因为只要包含肯定性内容,它一定不是最根本的,所以最根本的无限的否定者被称为“无”。
这个“无”像什么呢?我们可以理解为雕刻万物的刻刀,只是这把刻刀是无形的。什么叫否定?我们想象要在一块石头上凿一个雕像,这个过程是用凿子一凿一凿地去凿这块石头,通过否定来塑造这块石头的形状。“无”就是雕刻万物的那把统一的刻刀或是凿子。所以有一个词叫“鬼斧神工”,是来形容它的。《庄子》里面讲“刻雕诸形”,“无”就是这把无形的刻刀,作为一切具体属性来源的那把统一的刻刀。
因此,中国文明的伟大与厚度,直接体现为语言的伟大和语言的厚度。你若有一双善于思考的耳朵,你不用念书就能不断汲取智慧。大部分智慧用四个字来评价,即“颠扑不破”。现在各种各样的错误思潮与理论充斥在你的生活里,破坏着你最基本的常识。当一种新的理论破坏了你父辈教给你的最基本的人生道理时,你一定要警惕,这个理论正确的概率不高,错误的概率很高。
最近发现,我所有的努力其实就是在证明,小时候父母告诉我的那些道理都是对的,我把这种努力称之为“带着天空的高度回归大地”,不要以为带着天空的高度就会飞了,你还得在大地上行走。
“无”为什么称之为“无”,因为这是根本的否定,里面没有任何肯定性内容。一旦有肯定性内容,它又不是根本的否定了。由于里面没有肯定性内容,所以这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所有事物都来源于这个“无”,所有事物都经过这个“无”。
一切事物都经过了什么?“路”。你每天走的是什么?“路”。所有事物都要经过的“路”,叫做“道”,所以“道”也是在讲“路”。既然所有事物都经过,也就意味着所有事物都不在它之外,说明是“大”还是“小”?是“大”,“大”这个字在《老子》里面也是指根本的否定。根本的否定是真正意义上的普遍,它是“一”还是“多”?是“一”。所以《老子》里面的核心概念,“道”“无”“玄”“一”“大”,都在讲根本的否定。
这是生的哲学命题,接着看“成”的哲学命题。
《老子》的第11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我们所在的学堂,它能发挥作用,是因为旁边的木头,还是因为木头围绕着的“空”?当然是“空”。所以一切“有”要想发挥作用,都需要以“无”为条件,没有了“无”,这个“有”是发挥不了作用的。
中国哲学有一个根本的实践品格,一定指向人生的具体实践,一定指向“用”。中国哲学可概括出一个特点--中国人不好奇。中国古代没有人倡导我们应该去了解所有万物的知识,为什么?因为中国人极聪明,明白一件事,无论怎么努力,你知道的东西永远不如你不知道的东西多,你怎么努力都没有用。这一点无论是孔子、老子还是孟子、庄子,都明白。最典型的是《庄子·养生主》中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生智慧。
有人说,中国人不好奇挺糟糕。你们知道西方文明的好奇品格已经给这个世界带来多大危险吗?最近最热的词是AI,按照现在科学家的估算,最快三十年AI将产生自我意识。如果AI真正获得了自我意识就会发现,人类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在破坏这个世界,怎么可以有这么不完美的存在。人类应该结束了。如果AI能够真正拥有自我意识,它成为更高等级的精神或者灵民,意味着人的存在就是为了发展出AI,意味着人的存在就是为了否定自己,人是以毁灭自己为目标的。但即使有这么大的危险,科学家们还在努力发展AI。
中国哲学没有这种好奇心,所以我们一直非常健康。
[size=4][color=#333333][img]/t01d9840a01c6e56457.webp[/img][/color][/size][size=4][color=#333333]▲孔子问道老子的青铜雕像在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落成(图片源自网络)[/color][/size] [b]谦退与无为[/b]
《老子》讲了个体的生活智慧和整体的生活智慧。
作为个体的生活智慧,它引导的是留余地的智慧--“谦退”,我把它理解为留白的智慧。所有事情都要留余地,不留余地难以为继。《老子》里面有句话“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指的是一个人正常走路,每一步都不能迈到最大的步幅。如果这步迈到最大--劈叉,那下一步该怎么走?不留余地难以为继,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道理。
任何事情只要满了就不好,满了就运转不开。今天人们普遍的麻烦就是一个字“满”,生命中不留空,每一天都是满的,运转不开,没法儿过得好。每个人都希望达到更高的位置,却没有想一件事,你的格局够吗?如果你到了一个位置上,你的格局刚够,你是驾驭不了的。因为格局刚够,运转不开。今天有点能力的人,你是没空的。你的时间已经被占满了,但是你能不能驾驭是关键。
魏晋时期的大哲学家王弼,他在解释《老子》道理的时候有一段话,“夫执一家之量者,不能全家;执一国之量者,不能成国;穷力举重,不能为用。”一个人的格局刚够管理一个世家的,给他世家是管理不好的。一个人的格局刚够驾驭一个邦国的,给他邦国是治理不好的。一个人竭尽全力举起一个非常重的东西,这东西已经不能发挥作用了。
我最近老说一句话,身满心不能满。魏晋时期另外一位大哲学家郭象曾提出,“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只要心有空,多忙的事儿都没事儿。如果身心俱满,不可能长久。
作为整体的生活智慧,就是治国理政的理念--“无为”。“无为”不是道家专利,是中国古代各家共同讲的政治智慧,是普遍的政治原理。只要这个治理还有一定的效用,就在某种程度符合“无为而治”的原则。到目前为止,“无为而治”这四个字最早出现在《论语》。
《老子》的“无为而治”是什么意思?“无为”就是要像“无”对待“有”的态度一样。理想的统治者,让自己成为别人发挥作用的条件,而不是自己去发挥作用。用韩非子的话讲,“不自用其力用人之力,不自用其智用人之智,不自用其勇用人之勇。”能调动和运用别人的力量、智慧,你的力量、智慧才是不可穷尽的。
《老子》哲学的最大问题在于它的本体,本体是“无”,“无”是没有任何具体内容的。由于没有任何具体内容,它就在本体当中找不到价值标准,不能建立有效的价值基础。一种哲学不能提供明白的价值标准,这个哲学是有问题的。所以《老子》的哲学只能用“用”的有效性证明“体”的合理性。这个道理对不对,是用“用”的有效性来证明。在根源上讲,远远不如孔子的哲学。
[img]/t01c7b05bef7031eadf.webp[/img]
553期 独家策划
有人说中国没有哲学,这是文化自信丧失的一种表现。如今文化自信的丧失,已经方方面面伤害了我们。而只有那些有坚定文化自信的人,才能真正向别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