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By:2017/4/27 17:27:58
有的人到了一定年纪往往想找一种“归属感”,想有一方能够委身且可抬高身价的空间,好像这样便不会被笑话不思进取、人生无趣似的。
如果是有意而为之,则就涉及到一个“为什么”——往大了说也就是“信仰”的问题。
我在思忖“信仰”是什么意思的时候,却发现不能把它和“理想”“梦想”“追求”这些概念明晰区分开来。
“信仰”和“理想”“梦想”“追求”有相似的地方,但又不是完全一样。我觉得它比“理想”“梦想”“追求”更高级一点,更神圣一点,却不知道该如何确切定义。思来想去,我把它概括为一句话:信仰,就是人对某种思想或精神的信奉仰慕——这样或许能通俗易懂些。
但由此也让我大吃一惊——比照一下,自己好像并没有十分信奉仰慕的思想或精神,换句话说也就是没有什么信仰。
按照某些世俗的观点,这样的人是平庸怠惰的,这样的人生是平淡乏味的——用一句时髦的话说,就更谈不上诗和远方了。
因为仿佛有了所谓的信仰,就说明一个人有上进心,有活力和激情,是站在时代前端的,是比普通人“高一等”的。
在经历短暂不安和“痛定思痛”后我又发现,事实也并非如此。一些持有“某某门”“某某派”身份的人,“归属感”是有了,但应该优于普通人的“先进性”却看不出半分,光有其表,而无其实。
也不一定有信仰吧,都是爱慕虚荣吧——我这样窃窃揣度,心里稍感安慰。
身为凡人,而我也不能免俗。
有一段时间,我也曾幻想着能够加入某个门某个派,提高一下自己的身份,以后在人前说起来觉得也风光些。弱弱地说,这纯属虚荣心作祟,与他无关。但是后来偶然听到的一句话,使我的这个念头又慢慢沉了下去。关于这句话是谁说的、在哪听到的,我记不清了,意思大致是:如果一个人没有什么信仰的话,还是不入哪个门哪个派为好。
我觉得这话颇有道理,就像一个辛苦得道者对芸芸众生的善意规劝。也就是说,干一件事总得有个或大或小的纯的动机,总得“师出有名”。
如果没有什么明确而坚定的信仰,入了某个门某个派,而不干其宗义所崇尚的事,或者干着与其宗义背道而驰的事,岂不是亵渎了这重身份?
想到这,心里便也渐渐释然了。
我不愿做一个滥竽充数者和道貌岸然者,也不愿做委曲求全、于心不安的事。
保持一个无门无派、无系无累的自由之身也挺好,至少不用受一些“门规派约“、条条框框的束缚,尽可以去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无需纠结于“愧疚感”或“负罪感”。东山高卧,问舍求田,泌水乐饥——过这样一种江湖散人的生活未尝不幸福。
“信仰”之于真正有信仰者而言,不是停留在说辞上,而是镌刻在骨子里。如果要给“信仰”找一个最佳代言人,大概非《西游记》里的唐僧莫属。纵然前行之路漫漫而凶险,但为了到达西天极乐世界,他笃守的信仰之光经百摧而不灭,他始终在用生命成就着信仰的高度,他对信仰的尊崇和践行是一致的。
遗憾的是,现实中每个人都知道唐僧,但那些所谓有“信仰”者却不都是在向他看齐。
但没有看似高大上的“信仰”,并不证明一个人不可敬、无作为。
就像大千世界那些布衣素食的平凡劳动者,他们或许说不出“信仰”是什么意思,但他们的“信仰”一直被小心翼翼地揣在怀中——有一栋温馨舒适的小屋,过一种淡静如水的日子,老少健康,衣食无虞——他们的“信仰”一直扎根在深心,实实在在的,不带一点功利和虚假。
比起那些言行相背、表里不一者,比起那些以“信仰”之名投机钻营者,他们要可爱的多。
我仍然没找到一种足以让自己“以身相许”的信仰,但我并不感到前路迷茫。
我也暂且保留加入某门某派的权利,说不定哪天我会有自己钟情的信仰,且愿意为之做一些事。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以文会友微信号 jmwgx2014